渭南日報 記者 魏寶寶
7月27日,記者從白水縣了解到,今年5月份,白水縣城關派出所創新工作形式,成立反詐宣教室,在前期“走出去”做宣傳取得一定成效的情況下,把老百姓“請進來”,邀請轄區易受騙的高危人群走進派出所進行現場宣傳教育,提高百姓反詐能力,成立僅2個多月時間,已成功為群眾止損40余萬元。
今年以來,白水縣針對電信詐騙案件多發、手段翻新的現狀,城關派出所線上線下多點發力,切實增強群眾防范意識,有效預防案件發生,減少群眾財產損失,自反詐宣教室成立以來,處置反詐預警勸阻數據近百余條次。反詐宣教室內,除了常見的詐騙手段剖析、防騙“靈魂八問”、反詐宣傳視頻展播外,還有為轄區群眾量身定制的系列反詐警示案例。
白水縣公安局黨委委員、城關派出所所長李欣告訴記者,反詐宣教室內的這些警示案例,是反詐民警定期對預警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后,圍繞發案類型、受害人年齡層次、受害人群體和受害人性別等重要參數總結形成的具有宣傳、引導、教育的現實案例,在向群眾進行宣教時具有有針對性。針對存在2次以上或者反復預警的潛在被害人,反詐民警根據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側重宣教,全力確保人民群眾財產安全。目前,已有百余人在反詐宣教室內接受過反詐教育,成功止損40余萬元。